登录 搜索

造贝林九棍

发布时间:2021-08-04 00:00:00| 作者:

基本信息

武术造贝林九棍,在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造贝村。

造贝,明代嘉靖版《香山县志》写作“灶背”,曾是古代香山盐场煮盐的地方。清代道光版《香山县志》写作“灶贝”,“鹅槽山在灶贝村西七里,下为秋风角,与将军龙井山隔海相对,距濠镜澳十五里,为入澳津口之一”。1949年以来,今人写作“造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贝村处在翠微山与鹅槽山之间的沙堤上,南临前山河,隔河为南屏村和将军山,北连金斗湾坦洲广阔大沙田,东有岐关公路南北而过。造贝村(包括福石、南沙湾)是个鱼米之乡。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引内联招商引资搞建设,大批客商到来造贝、翠微等村投资建厂、经商、开发房地产。如今,造贝村一带厂房林立,道路纵横,是珠海与中山两地交界交通繁忙的地方。


地理分布

武术造贝林九棍,主要分布在珠海市的前山、香洲、南屏、唐家湾等镇,还有中山市的三乡、坦洲、神湾等镇,以及澳门地区(即清代香山县的恭常都和谷都地区)。


历史渊源

造贝,地处前山河与坦洲沙田区交界的沙堤上。明末清初时,有李、冯、温、黄、蔡等五姓人家来到造贝耕种定居。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造贝村已是一个鱼米之乡。但是,清朝国势贫弱,西方外国势力已来到我国沿海地区滋扰生事,而造贝村水路南通澳门,西通磨刀门,也常常在半夜里遭受海盗抢劫,村民们在担惊受怕的环境里过日子。为了保卫家园,防御敌人入侵,造贝村人拜访四邻帮助,寻访武术豪杰指教。

当时,有南少林洪门派弟子,名叫林九,他携带母亲从佛山来到香山,谋生落难造贝村寄住。村民聘请他教习洪拳和棍术。林九根据当地人以耕种、打渔为主的生产方式,他在少林棍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担头棍”的套路来指导习武。这套棍术有36个招式、对练有8路棍桩,简练精辟,务实易学。因为这套棍术是林九师傅指教的,所以人们就把它叫作“林九棍”。因为林九是南少林洪门派弟子,有“反清复明”的思想,一旦身份暴露,便会遭受清兵追杀,所以,约在咸丰四年(1854年),林九师傅将这套棍术全部技巧,包括进攻性的“左扬尾”、“右扬尾”两个绝招,都传授给入籍于造贝村的伍明赞,并嘱咐他将这套棍术传授给造贝村的有志青年。随后,他远走去了暹罗(泰国)。伍明赞不辜负林九师傅的期望,把棍术传给儿子伍鸿裕和黄成志,伍鸿裕和黄成志又把林九棍术传授给了下一代人,如温万、冯佑仔、李康剑等一批青年人。接下来,温万、冯佑仔、李康剑又将林九棍术传给黄蓬、李能、温乌细等一批武术爱好者。至今,林九棍术已传承了5代造贝人。

160多年来,造贝人运用林九棍术组织起武术队伍,打败了入侵的海盗,巩固了乡村安全,也运用林九棍术开展武艺交流,培养出一批武术人才。例如,林九棍教头伍轻信(1889—1963)、洪拳教头温万(1895—1946)、醒狮教头李康剑(1906—1988)、剑术教头李振山、“无影脚”黄华吉(1915—1993)、武术奇人冯佑仔(1912—1979)。至今,民间仍流传着林九棍武术的传奇故事。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造贝利用林九棍武术活动组织青年参加革命队伍,保护着我党联系港澳地区的地下交通站,培养出一批精英,例如,珠江纵队“白马队”中队长冯培正(1921—1944)、“铁流队”中队指导员柳兆槐(1921—1945)、中山抗日义勇大队中队长李康能(1922—1943)等等。造贝村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过贡献,1949年全国解放后被评定为革命老区,也被人们视为“武术之乡”。

然而,随着当代枪炮、坦克、飞机等等热兵器成为克敌制胜的武器,而传统武术的拳、棍、刀、枪、剑、戟等冷兵器已被人们淡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造贝林九棍等武术曾中断20多年,但是,造贝人十分珍惜这份遗产。1972年,时过60岁的冯佑仔师傅重新拾起林九棍,把这套棍术传授给儿子冯细章、侄子冯宝华等人,冯细章和冯宝华又把这套棍术传授给本村青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和文化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武术被边缘化。造贝村爱操练林九棍的人也只有10多位老人家,它的武术文脉出现了断层。可喜的是,在2014年造贝村人重新拾起林九棍操练的时候,冯宝华靠当年自己用文字记录的“秘笈”来表演林九棍套路,冯细章则凭记忆来表演林九棍套路,两人所表演的套路和语句基本一致,使我们能见到传统原样的林九棍36个招式和对练8路棍桩,依然存在。

《孙子兵法》曰:“枪乃艺中之王,棍为艺中之魁。”明代军事家俞大猷《剑经》曰:“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造贝林九棍有着原始棍术自卫、健身、表演的功能,而且有着存史、育人、联谊的作用。所以,造贝林九棍值得保护和传承。


基本内容

一、造贝林九棍36个招式套路


二、造贝林九棍对练8路棍桩套路

第1棍桩

1•上马上纳; 2•平马下纳; 3•反棍一点杖; 4•甲、右脚进马一枪,乙、偷步歼杀; 5•甲、左脚上马一枪耳子,乙、上马一挑; 反棍一点杖;

第2棍桩

1•甲、上马一枪,乙、歼杀; 2•平马下纳; 3•反棍一点杖;4•甲、进马一枪,乙、歼杀; 5•甲、右耳一枪,乙、上马挑枪; 反棍一点杖;

第3棍桩

1•甲、进马一枪,乙、歼杀; 2•甲、左右进马二枪平枪,乙、左右歼杀;3•甲、坐四平马扫脚,乙、跳离落地耳子一枪; 4•甲、坐马上马一挑一点杖、进马一枪,乙、歼杀; 5•甲、右耳一枪,乙、上马挑枪; 反棍一点杖;

第4棍桩

1•甲、进马一枪,乙、偷步一歼杀; 2•甲、拖棍打头部,乙、上马一扛;3•甲、缩棍一枪,乙、歼杀; 4•甲、换马一枪耳子,乙、上马一挑;  反棍一点杖;

第5棍桩

1•甲、进马一枪,乙、歼杀; 2•甲、换进马大腿一枪,乙、左脚从右脚后插进坐马一挡; 3•甲、进马交叉脚棍被翻,乙、交叉脚退马一翻压棍; 4•甲、换进马一枪,乙 上马挑枪; 反棍一点杖。

第6棍桩

1•甲、进马连续三枪平枪,乙、歼杀;  2•上马上纳; 3•平马下纳;4•反棍一点杖; 5•甲、上马一枪,乙、歼杀;6•甲、进马换脚一枪,乙、上马一挑; 反棍一点杖。

第7棍桩

1•甲、上马一枪,乙、歼杀; 2•甲、拖棍打头顶,乙、上马一扛; 3•甲、跳,乙、铲; 4•甲、向后走、脚在前交叉步、缩棍一枪,乙、后腿进前交叉步、右脚向右面开步、左脚后交叉一大步、一歼杀; 5•甲、左脚上马一枪耳子,乙、上马挑枪; 反棍一点杖;

第8棍桩

1•甲、上马一枪,乙、歼杀; 2•甲、右脚退马一枪,乙、向前偷步、歼杀进马; 3•甲、左脚退马一枪,乙、向前偷步、进马歼杀; 4•甲、铲,乙、跳; 5•甲、进马交叉脚、拖棍扫头部下来; 6•乙、退马交叉脚上马一挑;反棍一点杖。


相关制品

一、林九棍(仅存旧棍,共2支半)

1•林九棍 两支。每支棍长250厘米,中间直径4厘米,重2•7公斤。坤甸(在印尼,加里曼丹岛西部的一个镇)木质,棕黑色,坚硬沉实,头尾两端有磨损的痕迹。(藏于造贝村业余武术馆)

2•林九棍 半支。残长145厘米,直径3厘米:2•8厘米,酸枝木质,棕黑色,坚硬细腻,棍端尖扁。原来是习武用的林九棍,后改做为禾枪,之后又把禾枪锯短而成半截的样子。(伍启华先生收藏)

 

二、石锁(4件)

3•石锁(一对两件)。两件重12•95公斤,花岗岩石质,大体立方形,横面有把、有孔,上长17•5厘米、底长20厘米,高14•5厘米,圆把直径4厘米,底孔高7厘米。(黄玉文先生收藏)

4•石锁 (1件)。重21•25公斤,花岗岩石质,大体立方形,横面有把、有孔,上长29厘米、底长29厘米,高24厘米,圆把直径4•5厘米,底孔高13厘米。(伍启华先生收藏)

5•石锁 (1件)。重15•9市斤,花岗岩石质,大体长立方形,横面有把、有孔,上长31厘米、底长31厘米,高18•6厘米,圆把直径3•5厘米,底孔高8厘米。(冯信煜先生收藏)

三、手写棍谱(1件)

6•造贝林九棍套路棍谱 (1册),年代为1972年。在1972年购买的练习簿里,用原子笔记录有洪拳、佛家拳、林九(久)棍、金丝路棍的套路。 冯宝华先生手写收藏)


传承人

冯细章(1949—  ),造贝村人。其父亲冯佑仔(1912—1979)是个木匠,又精通拳棍刀枪,是林九棍的第三代传承人。细章少年时跟父亲学洪拳,父亲对其练习腿部扎马、拳掌运展等基本功要求很严,稍不认真则挨打“一跪凿”。1972年跟父亲学林九棍,业余时间与堂兄堂弟们一起练习,熟能生巧。1976年他表演洪拳和林九棍术,接受武术师傅黄华吉(专长“无影脚”)检阅,被认可。之后,他利用业余时间指导本村武术青年练习林九棍,培养过近10人。可惜,晚年胃病,术后体质欠佳,不可能一气快速耍完林九棍整套棍术。

冯宝华(1953—  ),造贝村人。小时候爱武术,1972年跟伯父冯佑仔(1912—1979)学习林九棍、金丝路棍、洪拳、佛家拳,先是与堂兄弟一起练习,后来,利用晚上业余时间组织本村青年练习。但觉得易学难精,就把林九棍等武术套路用练习簿一一记录下来,待日后习武。因而,至今能留下林九棍36招式和对练8路棍桩的文字资料。他指导温健楠、伍启华等人练习8路棍桩,将林九棍术的精彩技巧都能展示出来。但是,他60岁得糖尿病,不敢过度习武。


主要特征

林九棍武术有三大特征:

一、用长棍习武,先难后易——林九棍属南棍长器械,硬木质,长2•5米、重2•7公斤,练习时觉得辛苦吃力,一旦实战采用短竹、轻棍,舒展武术功夫就容易发挥。

二、两人对练,可见真功夫——林九棍套路有单练、对练两套,招式能攻能防,一进一拆、一拆一进。甲乙两人对练(对打)时,必须遵循8路棍法40句专门用语(招式)来操练,否则,就会出现误伤。当你熟练之后,就会知道它的内涵哲理和作用。熟练的对练,富有表演的吸引力。

三、语句精辟,攻防兼备——林九棍的专业用语,如,“上马一枪”、“一下纳”、“一缩鼠”、“偷步一歼杀”等等语句,字数简练,表达清楚。单练有36句,两人对练有8路40句。语句易记、易学、易操作。往往是:上一句是防守的,下一句就是进攻的,或是,上一句是防守的,下一句就是进攻的。例如,“拉步一下纳”(防守的),“进马一枪”(进攻的)。棍法语句简练、精辟。


重要价值

林九棍在当今仍有三大价值:

一•本土武术历史价值——中华武术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棍术,源远流长,故事很多,如古人持棍狩猎、唐代十三棍僧护秦王、宋代赵匡胤一棍打天下、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到少林寺传授棍术等等。造贝林九棍有160多年历史,与造贝村史相关,如林九与韦东暄比武的故事、打败海盗的故事、镇恶扬善的故事、温万、李康剑等武术教头的故事、造贝老区的故事,这些故事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值得进一步挖掘、宣传。

二•棍术艺术表演价值——林九棍的套路适合珠海渔农经济环境,用担挑、竹竿即可作武术表演;林九棍术不仅可配合醒狮武术表演、武术交流表演,还可借鉴用于舞台艺术表演。尤其两人对练的武术表演,表现出一股激流勇进的气魄,目前所见,唯我独有,受人赞赏,是武术交流的保留节目。

三•带动全民健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价值——习武林九棍能带动本村群众、本市群众开展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减少亚健康。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