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搜索

【慕课】教你如何装裱书画,实操课程让你轻松掌握技巧

发布时间:May 29, 2024 转载处:珠海市文化馆


常言道“三分画,七分裱”,

残破有洞的古字画

是如何奇迹般地恢复原貌?

慕课《书画重生技—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将为大家讲述

书画修复非遗技艺文化,

带大家了解古字画修复

背后的故事。

接着往下看看

 

 

慕课《书画重生技—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第五章《装裱实操》,学习煮糊的方法和了解书画的修复过程。

第四节《煮糊》

传统煮糊

将泡好的淀粉放进锅内,直接在火炉上加热搅拌,直至糨糊完全糊化,缺点就是容易烟底而影响糨糊质量,为了避免烟底,可以采用隔水煮糊的方法。

锅煮法(隔水煮)

浆头连同器皿放入沸水锅,器皿与锅之间要有距离以免烫坏底部,缓缓搅动,随着水温的升高,浆水慢慢变稠变熟,熬制时间可长可短。

 

新制的糨糊特别黏,通常称之为“火”,冲制后,应浸泡在清水中,待凉透之时方可使用。

 

第五节《托画—湿托法上浆》

托底,又称托命纸、托心或托画心,是指在画心背面用糨糊托贴一层宣纸,并上壁绷平,以起到保护画心并使画心平整的目的。

托底的三种方法

湿托法(直托法)、飞托法和干托法(塔托法)。

湿托法(直托法)

湿托法(直托法)是最常用、最常见的托底方法。

 

准备工作

取适量糨糊捣成糊状,加适量清水捣碎,为防止使用过程中糨糊产生沉淀,需要不断搅拌,糨糊捣得越细溶解度越好,用排刷测试糨糊的粘稠度。

 

第六节《托画—湿托法上命纸》

宣纸分为净皮、特净皮和棉料,棉料和皮料最大的区别皮料更能经受拉力,经得住反复晕染而不易皱损。

 

需要先看一下画的细节,哪些有跑墨,哪里容易走色的,或者画面有没有完整的。

画心背面向上,从画的中间开始,用画米字的方法进行上浆。上浆的时候要均匀刷平。

 

课程介绍

珠海市文化馆慕课《书画重生技—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主要介绍岭南苏裱(装裱修复)技艺这一非遗项目,课程总时长达450分钟,满足公众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学习需求,带大家了解古字画修复背后的故事。

 

中国书画历史源远流长,装裱技艺和书法绘画相伴相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定讲好中国故事,守住中华文化的根,将这一古老优秀传统技艺传承并弘扬下去。

 

老师简介

王芳登

岭南苏裱(装裱修复)技艺传承人、珠海书画装裱研究会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学会苏裱专业委员会会员。

 

课程详情

 

想了解更多课程内容吗?

快来扫码学习吧!

 

本系列慕课将每周更新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