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搜索

市文化馆党支部:“党建+文化” 深度融合发展显实效

发布时间:Jul 1, 2025 转载处:珠海市文化馆


作为全市重要文化阵地之一,珠海市文化馆党支部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支部建设的“试金石”和锻炼党员的“主阵地”,积极探索“党建引领 业务融合”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2024年市文化馆党支部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强党支部”称号。

 

01.坚定信念强党性,做到“政治功能强”

一是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载体。

组织党员赴杨匏安陈列馆、苏兆征故居陈列馆、中共小濠涌支部旧址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结合业务资源,每年在八一建军节、迎新年等节庆活动中,组织党员到武警珠海支队、31644部队进行文艺辅导,共同组织部队文艺展演活动,打造多维度、立体化学习课堂。

 

三是增强思想文化引领力,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在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工作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重要内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群众紧密结合,传播珠海声音,讲好珠海故事。

 

02.创新思路办实事,做到“支部班子强”

 

一方面强化政治担当,紧跟时代步伐承担使命。

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围绕珠海“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点任务,打造滨海之声湾区之夜音乐会、暑期海岛文化季等一系列品牌活动,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着力促进大湾区各城市文化交流和联动共建,奋力开创珠海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另一方面树牢思想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在服务人群上,着力提供精细化服务,不断细分年龄、细分行业、细分艺术门类;在服务内容上,创新形式,全年提供各类常态化、体验式、沉浸式的公益培训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

 

03.下沉一线送服务,做到“党员队伍强”

一是加强统筹培训,锻造新时代“文艺轻骑兵”。

结合总分馆体系,每年开展文艺创作、志愿服务、非遗管理等全市业务骨干培训班,团结引领全市群文阵地党员干部守正创新,担当作为。

 

二是鼓励勇当先锋,开展党员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部队、企业、乡村学校等基层一线,通过宣讲、演出、展览等活动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持续擦亮“民乐知多少”、“满满当当艺术营”等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三是聚焦群众文化诉求,提升群众品质生活。

结合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了解群众文艺需求和满意程度,重点打造“党旗红 文化兴”党建品牌,开展百姓舞台、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演出,每年线上线下惠及市民群众百万余人次。

 

04.把牢方向创精品,做到“发挥作用强”

市文化馆党支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每年组织党员赴乡村、海岛、企业内部开展调研采风,多元化培育和发展群众文艺创作,近三年,创作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

一方面关注现实题材守正创新。

近年来,结合“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创排出反映乡村美好生活的广场舞作品《好光景》、《叶叶蕉相牵》,分别获得“广东省十佳广场舞教学推广视频”、广东省“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称号等省级奖项;原创群舞作品《芭蕉叶下》在第九届广东省中老年舞蹈展演,斩获省级三金,分别是“表演金奖”、“创作金奖”和“作品金奖”。

 

 

另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赋能创作。

以群众文艺创作排演基地为抓手,整合全市资源,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旨思想贯穿创作选题、立项、扶持、提升全环节,近年来,加大对作品《摩崖灼灼》、相声《花好月圆》等红色历史、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扶持力度,分别获得了2023年广东省音乐舞蹈花会银奖、2024年广东省戏剧曲艺花会银奖,为助力打造高水平文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公众教育、普及文化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责。市文化馆党支部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力量,用朝气蓬勃的党建文化融合队伍,用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