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Jun 10, 2025 转载处:珠海金湾区图书馆
你知道中华第一“熊孩子”是谁吗?
不是红孩儿,不是孙悟空——是那个踩风火轮、闹龙宫、敢和天命叫板的“魔童”——哪吒!当烟熏妆哪吒踩着风火轮“杀”进电影院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史上最叛逆的魔童,竟藏着华夏文明千年的暗号。
6月14日(本周六)晚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将带着他的“哪吒研究档案”亲临金图,以“从流行小说到电影传奇——哪吒形象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为主题,带您解码这位中华第一“熊孩子”的前世今生与当代重生。
名家面对面
从流行小说到电影传奇——哪吒形象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据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在《“魔童”哪吒的前世今生》中的研究,“哪吒”一词最初来自佛经,早期常出现在咒语里,还不是具体人物。到了唐代,哪吒成为护法的人格神,与“天王”一家紧密相连,在中土广泛流传。早期的他是北方毗沙门天王之子、佛教护法神,属夜叉神,形象凶恶,和如今大家熟知的少年英雄形象大相径庭。
哪吒故事在《封神演义》中得到了最为完整和精彩的呈现。在这部作品里,哪吒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闹海、射死童子等一系列惹是生非的行为,让老爸李靖头疼不已。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上映的动画片《哪吒闹海》,则塑造了一个善恶分明、乖巧伶俐的少年英雄形象,成为现在很多成年人心中哪吒的经典模样。
2019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引发了全民对哪吒形象的热烈讨论;而今年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燃爆全球,无疑为这场千年传奇注入了新鲜血液。《哪吒之魔童闹海》既保留了哪吒调皮捣蛋的魔性一面,又深化了人性主题。从“我要改变命运”到肩负起对社会、朋友、家庭和百姓的责任,哪吒的成长故事击中了所有人的内心。电影中不仅有深刻的成长话题,还有满满的幽默感,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哪吒的魅力。
当饺子导演保留哪吒“拆家式闹海”的熊孩子内核,却让魔丸少年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正在进行怎样的化学反应?从与敖丙的“双生羁绊”到龙族深海囚牢的隐喻,电影如何用3D技术演绎古典文学中的族群冲突?更重要的是,这场银幕盛宴或许正在揭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法则——正如苗教授所言,当00后观众为“申公豹谐星时刻”捧腹大笑时,他们早已在弹幕与二创中完成了对经典的另类传承。
如果你也对哪吒的故事充满好奇,想了解这个“熊孩子”如何从佛经走向荧幕,如何在不同时代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那么一定不要错过本周六这场讲座。6月14日(本周六)晚上,让我们相约金图,跟随苗怀明教授的脚步,一同探寻哪吒形象的前世今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分 享 嘉 宾:苗怀明
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gudaixiaoshuo123)创办人及主持人。先后出版《梦断灵山》《风起红楼》《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等学术专著多部。
📅时 间:6月14日 19:00-21:00
📍 地 点:一楼学术报告厅
😃对 象:全体读者(限200人,1个名额对应1个座位,家长、儿童均需报名;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 报 名: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光听哪吒的“前世今生”还不过瘾?别急,除了晚上苗教授的知识盛宴,金图早已为你备好了另一份与哪吒相关的艺术创作惊喜!同样在6月14日上午,不妨先来一楼多功能活动室热热身,这里还将进行一场色彩与拼贴艺术的奇妙碰撞游戏。
高温色釉马赛克镶嵌艺术
当马赛克工艺碰撞上超火的国潮IP,配上时下超in的“像素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6月14日(本周六)上午,金湾区图书馆联合珠海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开展一场融合AI科技与现代美术工艺的艺术创作活动。我们将向大家科普高温色釉马赛克镶嵌艺术,带领大家用“小像素”装点“大梦想”,创作“像素风”的哪吒、敖丙形象作品!一起来体验吧!(悄悄说:成品能带回家哦~)
📅时 间:6月14日 10:00-11:30
📍 地 点:一楼多功能活动室
😃对 象:7-12周岁儿童(限20人,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 报 名: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