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Aug 30, 2024 转载处:珠海市图书馆
8月17日,诗人、散文作家陈年喜携其个人全新散文集《峡河西流去》作客2024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开展大咖面对面——“故乡是所有人的退路”陈年喜新书《峡河西流去》分享会。该活动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珠海市图书馆主办,为“百岛少年阅读世界”项目系列活动的第一场,陈年喜的到来为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学色彩。
“我这半生,和两个场域扯不断理还乱,一个是关山万里的矿山,一个是至今无力抽身的老家峡河。”陈年喜曾经如是说。在分享会现场,陈年喜向读者讲述了他写作背后的这两个场域:矿山与峡河。自1999年起陈年喜踏上了长达十六年的矿山爆破工作之旅,足迹遍布中国南北,从青海到内蒙古,从太行山到长白山,再到江西九江和广东韶关,他的诗歌与灵魂也随着脚步在一个矿洞到另一个矿洞的迁徙而不断升华。而峡河则是陈年喜结束近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回归的故乡,在这里,他创作了乡土根源散文集《峡河西流去》,在作品里有对故乡深情的倾诉,更有对文学根源的一次深刻探寻。两年半时间的书写,乡音、乡貌、乡土人情呈现在27篇佳作中,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相融合,成为书中一幅幅生动的峡河人群像,陈年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家乡,寻找到了根系的所在。珠海市图书馆在活动现场整理了陈年喜与编辑老师、读者的对谈实录。
编辑:实际上我们知道在2020年陈老师走上所谓的退路,回到自己的家乡时,是带着一身伤病的,包括自己严重的颈椎问题,甚至也包括在前几年媒体报道的,陈老师患了所谓的不死癌症——尘肺病,陈老师健健康康地走出了家乡,但是通过退路回到家乡是带着一身的伤痛的。不过现在来看陈老师整个状态非常好,我们想知道这两年多的时间和家乡是如何沟通交流的,有没有被家乡疗愈到或治愈到,请陈老师分享一下这两三年的时间和家乡是如何打交道的。
陈年喜:其实我的16年矿山生活是非常压抑的,可能大家对矿山非常不了解,其实我们的生活永远就像盘子一样,永远是a面和b面,a面和b面是永远不相交的,我们中国近40年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工业原材料之上的,但这些所有的工业原材料,金银铜铁就来自于我们这一部分人来开采,大家能看到那些精美的高质量的现代产品,但我们看不到这些原始产品的来路,这就是生活永远a面和b面无法相交。所以我们矿山生活,在我们当下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当中是少有呈现,少有呈现的原因是喜用文字或者镜头来记录这群生活的人少之又少。
这16年当中我已走遍了中国所有的山山海海,这段时间我是干什么的?是开采黄金的。我的前半生所有时间的都是开黄金采黄金,大家经常见黄金,什么老凤祥什么周大生都知道,但是黄金怎么样从原始的状态变成金子的过程,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金矿的特点就是在那些高山大川之间,没有一个金矿是在平原地带,南方的金矿更少,所以大部分都在阿尔泰山,秦岭这样的南部北方,我一生就在做这样的工作,就在大山里面去寻找矿。
我的工作就是在大山上凿一个洞,凿很深,我有一首诗叫《地下5000米》,我们常常凿的洞远远超过5000米,大家知道山东的朝阳和渤海紧挨着,我的工作是地下2000多米,完全打到渤海地下,打到海床下面,在下面工作。我们每一次下班坐在山坡上,当地的人告诉我,你们现在就在渤海海水下面,但是海床非常的结构非常的好,它不至于透水,所以我们每天在外面工作。地下的世界有多度,地热有多少?有50多度。大家要看东北空气非常稀薄,50多度,如果放在地面可能还可以忍受,但是地底下面是无法忍受的。我当时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其中有一批工人他们是通罐的,就是把下面的矿石用罐的形式提升上来,有一拨年轻人赤条条一丝不挂,没有一个人是穿衣服的,所有人的头发像野人一样很长,每个人需要一天喝掉10公斤的冷水,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很多时候是这样的环境里工作。
我到了阿尔泰山和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交界的山上去开采金矿的时候,我们所在的那个山上寸草不生,那个地方没有信号,我们根本不知道现在是几月几号,所以手机是无效的,我只能看到对面的山头上的积雪,看到它的雪线慢慢地收敛,慢慢地收敛。我们知道现在是它的夏天,因为雪在融化,当我看到它的雪线在慢慢下坡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到了,就这样来判断季节和时间,我这十几年生活一直是这样的。但2015年因为颈椎的原因,我不得不离开矿山。
到了2020年,因为武汉的冬天,我不得不离开城市,不得不从单位辞职的时候,我重新回到家乡,这个时候我和我们家的事物开始发生联系。其实我在2020年查出的尘肺病的时候,我是非常沮丧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治疗周期的病,它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加深,我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我从2020年回到家乡到现在已经4年过去了,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家乡亲人在一块度过,我觉得故乡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上的概念,其实它对人的心灵世界和身体都是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疗愈作用。所以现在大家看到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很健康的人。至少我在内心世界上,我觉得我不至于那么苍茫,也不至于那么压抑。我在家的时候我每天晚上9点睡着,我每天有时候早上8点还醒不过来,我觉得我的前半生像这样一个让我内心能安静能安稳的世界少之又少。
我在外面做活动的时候,遇到很多像大家这样的年轻人去读书,到外面去打工,在外面有了房子,在外面有了爱人和孩子,他们和他的家乡世界正在分裂,有的朋友说我和你不一样,我再也回不到我的父母亲人旁边,或许他那时候亲人已经不在了,或许家乡的老房子已经塌掉了,他说我一生也回不去,我一生就在这样一个漂泊当中度过我的一生,把这样的说法让我特别感慨,我们现在的所有的年轻人面临这样一个状态,我们在城市也有了我们的家,有了我们新的亲人,我们在城市有了我们的工作,有了我们的事业,但是我们内心世界还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故乡。
但是现实的世界是我们永远再也不可能回到鸡鸣犬吠的乡下世界。时代是不允许有这样的机遇给我们,我们就保有那些事件,带着乌托邦色彩,带着我们人为美化的那样一个安静的世界来陪伴我们,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编辑:这段说的太好了,突然之间刚刚听了这一席话,我有点想回到自己的老家,自己的故乡就是生活的小村子去看一看,说真的我感觉陈老师好像是跟我差不多年龄大的年轻人,特别是出生在农村的,那个时候可能从小接触到的教育甚至价值观都是好好学习,长大了能够走出农村,然后光宗耀祖,感觉好像只有这样的离开家乡了才是所谓的成功。
刚刚听了陈老师的一席话,突然间回想起来这本书中诸多家乡的人和事,感觉故乡时时刻刻其实都在牵绕着我们。包括现在我说话,大家可能都听出我的口音,可能就是东北的乡音,包括我们对起初那种思维方式,都是家乡给我们在我们每个人的个体上深深的留下了一个烙印,那是你想忘都忘不掉的。并且我也觉得就像陈老师这样的文学创作者,文学散文作家一旦与自己的家乡撞个满怀的时候,那么往往也会在他们的创作生涯中找到自信,就像是马尔克斯遇到了《百年孤独》,也像是沈从文遇到了《边城》一样。所以现在我能真正的感谢故乡,其实它任何时候都没有嫌弃我们,他无时无刻不在欢迎着我们每一个离去的人,我们的家乡也在时时刻刻张开怀抱,等待我们的回归,我感觉寓意非常的深刻。
那么虽然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故乡是我们所有人的退路”,但是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都回到故乡,不要在城市发展,并非是这样,其实当我们人生没有选择的时候,最终还是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们的故乡,我们个体的根源就在故土。
读者:我想想问问您的投稿经历?然后如果是青年作家投稿失败了,应该怎么坚持走文学道路?
陈年喜:当然,每个人写作最终的目的是要发表,我们需要找一个平台来展示来检验我们的写作。投稿是非常重要的渠道,我们要出版书,我们必须向出版社的编辑去投稿,我们要发表作品,我们必须向刊物去投稿,所以投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我个人的经验是我在家乡的刊物投稿,一般来说广东的刊物会着重去培养扶持当地的作者。我觉得第一步首先选择我们家乡的刊物投稿,比如说我们在珠海,我们在珠海写作,我们珠海有民办的刊物,有官方的刊物,相对而言官办的刊物投稿中稿的几率要小一点。我们可以从民办的刊物开始,我们从珠海的刊物开始,然后向广州的文学刊物,这样逐渐的往前走,逐渐往前走;等到我们的作品已经很好,就可以在去大刊投稿发表。
其次文学本身是需要交流的,作品最终的目的是让更多人来看到,同行之间有些交流和编辑之间尽可能的也有一些交流。很多作品很多作家是因为编辑认识了你,然后认识你的作品,在我们这样的高速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发表是很容易的,所以我觉得有两个经验,一个从身边的朋友开始,其次我们必须有一些交流,有一些交集,我们同行之间编辑之间还有一些交流,去扩大我们的人脉,去扩大我们的影响,这样的一个方式。当然这是最朴素的最简单的两种方式。
另外就说到我们写作,感觉写了好多年都不成功,也没有发表,也没有产生影响,觉得是很失败。我觉得大家大可不必灰心,一定要坚持。坚持写作的同时,我觉得首先一个原则是我们永远要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生活是我们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资本。我是特别不同意,我们连吃饭都成问题,去专心致志的去爱好文学,现实是不允许的,所以我觉得生活永远是第一位。我们去好好的生活,去奔我们的事业,在爱生活爱事业的同时去爱好文学。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文学它并不相悖,我们的一些作品一定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感受、生活经历、生活感悟。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每天的生活点滴,每天走过的路,每天见到的人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和源头,这个是非常重要。
我觉得我们既然爱好这个事情一定会坚持,我相信终究一天我们会有出头之日。我个人也是这样,我从高中毕业开始写到我白发苍苍50岁了,现在也算是老牌的文学青年,所以一定要坚持,当我们去回头看我们人生几十年,我曾经爱好过文学,我曾经读过很多书,我曾经观察过很多生活,我曾经为这个爱好去付出过很多,到人生某些阶段,回过头去看你是无悔的,你所有走过的路,所有付出的热爱和努力,都会在你的生命当中发挥作用。一个爱好文学的人,一个去对世界保持敏感的人,其实他在处理生活,处理人生,处理很多生活细节的时候,他的方式是不同的。
结语:
陈年喜在《峡河西流去》中写道,“人一辈子都在做两件事情,离家和回家,做得费神劳力甚至九死一生”。他的文字像扎根在沙砾中的野草一样,以苍劲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峡河七十里的风烟。“谨以此书献给我形已消失的故乡,以及风尘里赶路的、风云流散的人事。”
珠海市图书馆“百岛少年阅世界”系列活动将与实体书店、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社会力量紧密携手,将珠海本土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大咖面对面”、“珠图少年荐书官”和“百岛少年诗词荟”三大类共15场主题活动。引导激励珠海少年儿童热爱阅读,选择优质书籍,并善于从书中汲取知识,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提升珠海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丰富精神世界,增强文化自信,让孩子们的阅读之旅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