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搜索

你已经跟不上金图的上新速度了!

发布时间:Jun 8, 2024 转载处:珠海金湾区图书馆



端午将至,在这个传统而又充满文化韵味的假期里,正是品茗、读书的好时光。最近,金图又上新了一大批社科类的新书,涵盖考古学、历史、游记、人物传记和哲学等领域。本期金图严选,我们从新书中重点挑选了三本,希望这些记录过去、拥抱现在的书籍能够陪你抵抗一点焦虑和疲惫,在假期获得宁静。

图片

【金图严选】位于二楼服务台右侧


No.1

​首先,向大家推荐的是祝勇所著的《故宫文物南迁》。我们都知道故宫以及存放在其中的文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是国宝,也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名片。鲜为人知的是,它们也曾顶着抗战烽火,在大半个中国颠沛流离、南迁北返。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东北沦陷的速度,超出了所有国人的想象。不久后的1932年1月,日军又大举袭击上海。虽然占领失败,战争却对上海这座城市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以及数十座公私大学的藏书尽毁,无数孤本古籍从此消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故宫所藏的众多珍贵文物显得岌岌可危。故宫博物院的几位主理人力排众议,在北平市民及众多文人的反对声下,决定将故宫文物打包南迁。


图片

这本《故宫文物南迁》,完整讲述了1933-1966年间故宫文物辗转大半个中国的历程。从这批珍贵又脆弱的文物视角,我们将重新看到那些熟悉的事件与战争,感受到在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近代史中,无数胸怀大义的“故宫人”为保住这一份文化的火种,做出的抉择与牺牲。


No.2

其次,向大家推荐的是单读MOOK的第35期《当我们重返世界》。单读是一个有点特别的“图书”系列。它是一种新型读物,将图书与期刊的概念相结合,出品方每三个月问世一本封面朴素、设计紧凑的平装书,里面囊括了散文、随笔、访谈、长篇报道、书评、诗歌与小说,作者皆代表着国内外最独特的新声。和单读类似的读物还有著名的“读库”系列,我们金图也有馆藏哦!


图片

本次推荐的《当我们重返世界》,主题是三年之后,重返世界。近日,巴以冲突又起,大流行的阴影也还停留在生活的许多细节中。身处这样的世界中,当过去的很多想象都破碎,我们该怎么面对世界?《当我们重返世界》是一部向内看、又向外看的作品,文章作者的足迹遍布叙利亚、西班牙、巴西、埃及、古巴等地,在旅行中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行走是生命的主题,流浪是人生的真谛。在行走的过程中,那些作者踏进了“现场”,近距离旁观不同的文化与风情,留下了一篇篇充满温和的感性与沉思的理性的文字。这些走向陌生的创作,呈现出微小个体与大时代之间的张力,同时也带来了源于文艺创作、智识操练的快乐——重返世界,在今天,首先是找回快乐的能力。


No.3

最后,向大家推荐《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这是日本音乐家、作曲家和演员坂本龙一所作的自传,书名来自于他的专辑《异步》中一首名为Fullmoon(满月)的曲子。它的人声采样源自电影《遮蔽的天空》里的一段台词,这也是坂本龙一最喜欢的一段话:

因为不知死何时将至,我们仍将生命视为无穷无尽、取之不竭的源泉。然而,一生所遇之事也许就只发生那么几次。目睹满月升起的时刻又还能有多少次呢?或许最多还能有二十次。但人们总是深信这些机会将无穷无尽。

图片

2014年,坂本龙一被确诊罹患口咽癌,他高潮迭起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在与癌共存的艰难时刻之中,他给世人留下了这本《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记录了从2009年至2023年间,他关于艺术创作的记录和思考。2023年3月,随着坂本龙一的离世,世界上又少了一位真正的音乐家、艺术家。

书中也揭露了不少有关于他本人的趣闻轶事,比如:他想出《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的那段旋律只用了30秒,而《末代皇帝》的部分配乐只用了两周时间就完成了;上世纪70年代还未走红时,他常常和大贯妙子、山下达郎一起打麻将;2017年1月17日,中国粉丝共同出资在内蒙古的沙漠地区种了1170棵树;年轻时的他精力旺盛,能连续工作16小时,身旁的工作人员不堪重负,甚至开玩笑想给他下一点药;为了制作《荒野猎人》的配乐,他把全片至少看了300遍……


不管现实世界如何流转,正如《书籍秘史》作者伊莲内·巴列霍所言,书籍始终陪伴在我们左右,永远是我们的同盟军。只要稍微动动眼、动动手,就能将我们从各种隔离禁锢中解救出来。本期金图严选还准备了一些哲学、经济类的“同盟军”在架,等待你们来结盟。



金图严选荐读


01.《单读35:当我们重返世界》


图片

索书号:C53/43:35

ISBN:978-7-5321-8842-0

三年之后,重返世界。本辑《单读》试图复建肉身和心智与世界的联系,收录的作品足迹遍布叙利亚、西班牙、巴西、埃及、古巴等地,涉猎英语、德语、俄语、葡萄牙语、法语、日语等不同语种。这些走向陌生的创作,呈现出微小个体与大时代之间的张力,映照出此时此地生活的困境,同时也带来了源于文艺创作、智识操练的快乐——重返世界,在今天,首先是找回快乐的能力。


02.《故宫文物南迁》

图片

索书号:K870.4/33

ISBN:9787020179220

国难之下,国宝颠沛流离;保全文物,就是保全民族的文化之根。祝勇常年书写与故宫有关的历史,这部《故宫文物南迁》更是选取了这座宫殿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可歌可泣的一段历程。作品以翔实的考证还原了历史原貌,尤为可贵的是将有关的历史中人化为鲜活的文学形象,为读者留下了难以替代的感性认知。


03.《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图片

索书号:K833.135.7/4

ISBN:978-7-5217-5575-6

“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只剩半年的生命了。”这是2020年12月,发现癌细胞转移时,医生的宣告。然而,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有些话必须要说。关于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背后的哲学,关于坂本家的历史和家人的羁绊以及关于自己离开后的世界……本书是继回顾幼年至五十七岁人生的《音乐即自由》后,记录坂本龙一暮年足迹并将 遗赠给未来的决定性自传。收录由好友铃木正文亲自撰写的后记,记录作者最后的时光。



04.《工厂日记》

图片

索书号:B565.59/46

ISBN:978-7-208-18156-4

如何摆脱工作中的痛苦和烦闷?为了像被压迫者那样感受压迫并尽可能真实地追求她所认为的自由社会,1934年12月,西蒙娜·薇依抛下哲学教师的身份,进入工厂。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反叛的哲学教师轮流做切割工、包装工和铣床工,经历疾病、事故、解雇的折磨,遭受服从、羞辱和不公。这种残酷性给她留下了终身的烙印。在这本《工厂日记》中,薇依记录下自己的观察、遭遇、工作时间和收入、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以及对这段经历的哲学和道德的思考。这本书是一份原始的文件,没有抒情,也没有感伤,展现出西蒙娜·薇依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和她始终站在劳动者一边的立场。


05.《脏活:必要工作的道德伤害》

图片

索书号:C913.2/298

ISBN:978-7-5598-6028-6

为什么有些职业既不道德又不体面,还有人抢着做?当工作不再享有尊严,我们是否有退出的选择?在这本讲述职业与不平等的非虚构著作中,作者援引了“脏活”的概念,即社会中不可或缺但被视为肮脏、下作的工作,如屠宰场的移民劳工。这些人无权无势、朝不保夕,还会遭受羞辱与良心谴责。而公众宁愿被蒙在鼓里。本书描述了“看不见的工作”背后,资本如何与权力、技术共谋,塑造了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揭示了工作中隐藏道德成本的真相。



06.《重塑爱情:如何摆脱父权制对两性关系的影响》

图片

索书号:C913.14/38

ISBN:978-7-5596-7132-5

《重塑爱情》是一部探讨父权制对异性恋关系影响的著作。作者莫娜·肖莱通过一个个异性恋关系典型,深入分析了父权制结构下传统男女关系中那些浪漫的表象、厌女的传统以及家庭暴力等问题,直指父权制结构下异性恋文化的病态及厌女之处,并对如何摆脱父权制,如何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仍然相信男女间传统的爱情做出了解答,试图将爱情从父权统治中拯救出来。


07.《冷酷的钢铁》

图片

索书号:F416/3

ISBN:978-7-5221-2983-9

2006年,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印裔英国首富旗下的米塔尔钢铁公司宣布,出价230亿美元“恶意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欧洲钢铁企业安赛乐钢铁公司,一场史诗级的商业战争就此打响。围绕并购,两大公司展开全面对决,诸多商业巨头、国家元首、投资银行、智囊团队纷纷登场,各种谋略、权术、智慧、博弈逐番上演,在欧洲政治、经济、金融领域掀起一场大地震。在这场不被看好的交易中,米塔尔钢铁公司如何顶着诸多阻力,成功将安塞乐收入囊中?



08.《性权利:21世纪的女性主义》

图片

索书号:D440/9

ISBN:978-7-5426-8253-6

本书是牛津大学学术新星埃米娅·斯里尼瓦桑的首作,尖锐但极具人性地颠覆了我们讨论或避免讨论性问题和性政治的方式,追溯了性在我们世界中的意义,以色情、权力、欲望为表征,对当代女性主义问题进行了阐释、拆解、质疑、思考和深化。这些文章讨论的是这个世界的性政治与伦理,而使它们得以成文的,是对一个与此不同的世界的期盼。



09.《山寨:中国式解构》

图片

索书号:J0-02/9

ISBN:978-7-5217-4867-3

本书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仿制现象,从仿制真迹的赝品到假冒却实用性更强的手机,由此讨论了我们总会提到却未及深思的一个现象:山寨。在中国文化中,原生产品被不断转换、重新塑形,或者说被解构,这并不意味着损毁和破坏,而更多地是指在不同的、不断的解读中揭示、丰富其意义。东亚传统中并没有“前解构”这样的概念,而是直接从“解构”开始的。解构即建构。作者站在东方文化立场,批判了西方“绝对”“真理”概念的独断性,弘扬了东方式的连续性、过程性思维(孔子所谓“述而不作”意即在此),为当代艺术领域的创作和阐释建立了新的准则和维度。



10.《马王堆考古手记》

图片

索书号:K878.8/10

ISBN:978-7-5217-5117-8

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以一手资料破除了流传甚广的谣言,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回顾50年前发掘历程中的一波三折。本书作者之一侯良,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侯良先生一生致力于马王堆的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考古文博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感。本书梳理了侯良先生留下的大量手稿、书稿和内部资料,并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


这么棒的书

欢迎大家到馆借阅!

手慢无那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