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Sep 12, 2023 转载处:珠海金湾区图书馆
作为“打开一本书,寻找向往的诗和远方——寻迹《平安批》”线上共读活动的拓展延伸,金湾区图书馆延续南国书香节暨珠海读书月,持续深耕岭南传统文化,以潮汕文化为纽带,以文化分享为核心,邀请名家面对面——《平安批》作者陈继明教授,在风景宜人的红旗三板水乡,与一众风雨无阻的书友们,以阅读这部斩获众多奖项的重磅长篇小说为链接,拂去历史的烟尘,寻觅这段独属于潮汕先民的历史印记。
01.“外地人”深扎本土,蹲点创作
一封平安批,百年家国情。《平安批》的创作源自2019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作协组织开展的“改革开放再出发”优秀作家深扎创作活动。“深扎”是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当时我拿到的题目就是侨批。”接到这个任务,陈继明教授很快奔赴汕头,开启了长达一年的蹲点创作。
阅读分享会伊始,陈继明教授介绍了《平安批》的创作历程,畅谈完成这部小说的目的和过程,与读者分享写作初心和创作体会,讲述了不少《平安批》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看过这本书的潮汕读者认为,作者不像仅仅在潮汕生活了一年的外地人,而像是生活了二十年的本地人;潮汕之外的读者看了小说,就有了想去潮汕看一看的想法。作为一名来自甘肃的北方作家,陈继明教授之前对潮汕的了解几乎为零。《平安批》的写作,对陈继明教授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对过往写作经验的重新审视。对作家来说讲故事不难,但是要“讲”出“地方气味”和“民间气息”,陈继明教授认为需要触摸潮汕人民身上隐隐闪烁的精神温度与思想世界。他提到“越是陌生的主题越能调动自身的创作潜力”,身为外地人,反而能发现、熟悉一些本地人习以为常的细节。他在“深扎”期间努力融入潮汕本地的风俗、风土、人情,写出了潮汕文化的底蕴与品格,达成“不让潮汕读者失望”的创作目标,更获得了多方认可。
02.探讨情节,深挖“华工南洋血泪史”
不少喜爱《平安批》这部作品的读者专程赶来,借此机会和作者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在陈继明教授的开场后,书友们结合自己的所读所感,畅所欲言,分享印象深刻的篇章,与陈继明教授探讨写作态度和角色处境。“这本书里面有两个地方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个是89页对喝功夫茶的刻画,让我身临其境,另一个则是‘猪仔’贸易的情节,反映了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本次活动年龄最小的书友说。对于书友的这一分享,陈继明教授透露,功夫茶的描述,源自自己跟一位潮汕老板喝茶的实录。在创作的时候,他会采访不同阶层的人,为自己提供充实的资料和灵感。作为为数不多的反映华侨“下南洋”艰苦创业的历史题材小说,《平安批》涉足了极为悠久的文化背景,通过“卖猪仔”的情节,揭示了读者并不熟知的“华工南洋血泪史”。
通过书中鲜明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书友们得已跨越时空,感受近代100多年来,潮侨那浓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书友们夸赞陈继明教授在《平安批》中成功刻画了郑阿女、郑梦梅等诸多潮汕男人的形象,更将郑乃铿、蔺采儿、望枝等一个个潮汕姿娘雕琢得有血有肉,鲜活动人。对于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书友们提出的“是否支持望枝改教”“选择郑阿女或是郑梦梅的人生”等问题,陈继明教授谈到自己在潮汕深入生活一年里,丰富了他对潮汕人民的认识,潮汕人不仅擅长做生意、头脑活络,他们身上更有一种松弛自由、摆脱精神内耗的“自洽”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在写作这本书时,他挑选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视角以及一些“反潮汕”的特性,在文本中形成对话和冲突。力图打破各类剧情的俗套,呈现出别样的叙事形态。书中每个人物身上都背负着各自的命运和责任,郑阿女的人生是完美的理想状态,但郑梦梅的历程却是更多人的现实写照,他们的选择都是有倾向性的。
03.写尽番客故事,抒发家国情怀
陈继明教授表示,侨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因此,《平安批》一书,写的也不仅仅是侨批。侨批只是一个载体,一条线索,它带出了很多东西与关系,比如东西方文明的接触、碰撞与融合。写作这本书的其中一个意图,就是在广阔的认知背景下,引导人们关注中国如何艰难地从近代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东西方两种文明如何看待自身,两者相互接近、相互尊重,又有明显的界限。陈继明教授还以独特视角分享了自己对于写作创作中的语言的理解。他指出文字可以把不可名状的味道和感觉描述出来,写出颗粒度。就像视觉成像一样,颗粒度越细,数据细节越详尽,越有助于了解事情的全貌并得出结论;颗粒度越粗,则细节越少,呈现出的信息越抽象。这种准备了3万个细节的颗粒度极细的文字,会给感受度细的读者带来优美的阅读享受。
除此之外,大家可能想不到《平安批》这本书准备拍摄成电视剧,主角变成了女性,变成了一部大女主戏……
虽然天气不似预期,风雨不断,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参与热情,分享和聆听的温度亦丝毫未减。现场气氛活跃,书友们时而欢声笑语,时而凝神深思,时而赞不绝口。这场分享会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文学交流,更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共鸣的对谈。下一步,金湾区图书馆将继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以书为媒,用丰富的阅读形式来聚拢读者,营造好金湾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