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May 30, 2023 转载处:珠海市文化馆
有人说,童年是一部浪漫的人生戏剧,
这里有最洒脱的笑靥,有最真诚的流泪;
还有人说,童年是一辑完美的故事歌谣,
这里有童话做翅膀,有歌谣飞幻成天籁的想象;
而故事说,童年是一张无憾的相片,长大了,
翻一翻,又如走在儿时的路上,
这时来点感怀的眼泪又何妨……
珠海市文化馆将于2023年6月1日开展“国学润童心 学史向未来”读书分享活动暨珠海市2023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活动以体验国学文化为主要内容,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感受和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滋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博大精深。
活动内容
1.08:40—09:10 国风服装体验
2.09:10—10:10 国学文化知识互动讲堂
3.10:10—10:30 “小小考古家”拓印体验
4.10:30—12:00 “学史学唱红歌”互动讲堂
5.12:00—12:10 图书分享《中国历史》
6.12:00—13:00;14:00-17:00 VR漫步“太空”动感体验
主讲嘉宾一:李晓进
李晓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学士学位。
曾获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叉学科前沿论坛优秀成果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2 次,优秀奖 1 次,优秀教学成果奖 1 次。
主讲《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智慧》《岭南文化》《美学》《跨文化比较》等课程。
曾于金湾区图书馆面向公众开设“色彩里的中国文化”“跟着古诗词游广东”等传统文化主题讲座。
讲座概要:你是否了解,自西周至秦汉,为啥礼服和婚服的颜色搭配都是上黑下红?古人为何以青、赤、黄、白、黑“五正色”为贵,而以其它“间色”为卑?自隋唐至明清,为何明黄色能一直成为皇家专用禁色?元青花蓝白相间的色彩搭配有何具体的历史渊源?中国红的盛行不衰与中国人的乐感文化心理有何隐秘的关联?中国各地的古民居,为何大都采用无彩色系的黑白灰搭配?如何理解京剧国粹脸谱艺术中颜色的象征意义?以及为何中国传统新娘婚服大都是红色的,而日本、欧美的婚纱却是白色的?本次讲座以“色彩里的中国文化”为题,针对上述种种疑问,从经典、礼仪、历史、文学和艺术的角度,一一为您做出解答。
主讲嘉宾二:钟晓华
钟晓华,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曾在四川省电力局艺术团担任独唱演员。1993年进入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师从金铁霖教授、刘崇义教授等。
1996年曾代表由文化部、国家教科委组织出访过俄罗斯、波兰、乌克兰、法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比赛荣获银奖。曾荣获:由中国音协主办的“丽江之声”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中国“电力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组银奖;“西南三省十地市”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组银奖;四川省“雅卓杯”民族组金奖;四川电视台“五一”晚会荣获四川省“十佳”歌手称号。
活动对象
年龄7-14岁亲子家庭(限30组家庭)
活动时间地点及报名方式
活动时间:6月1日(周四) 9:00-17:00
活动地点:珠海市文化馆公共阅览室
报名方式
扫码即可报名
【注意事项】
1.如报名成功后临时有事未能参加活动,请及时在“珠海市文化馆”公众号内进行退订。
2.参与人员需遵守场馆内规则,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保持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