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Apr 10, 2023 转载处:珠海市文化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这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和传承能力建设,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和保护传承工作水平,推进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23年4月6-8日,在珠海市文化馆举办“2023年全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培训班”,来自珠海市各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相关人员及传承人等110余人次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珠海市人民检察院高新区知识产权检察室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余林;以及非遗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何平、张春雷、李朝旭、陈忠烈、胡卓炎五位老师为各位学员授课。
开班仪式
蓝海红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职责与评估》
蓝海红主任就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业务进行专题培训。她从非遗保护的背景与形势出发,分析什么是非遗、非遗保护的内容和方式,指出了非遗评估的意义所在,并就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与传承人评估进行了详细解读。
饮食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路径探讨
胡卓炎
胡卓炎老师带领学员们了解广东传统技艺饮食类非遗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对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饮食类相关项目进行重点分析讲解。针对饮食类非遗项目申报所出现的问题,胡老师“把脉”指导,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最后,选取柳州螺蛳粉、韩国泡菜等颇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优秀案例进行讲述。
传统体育非遗的今昔和未来、
南派武术的技法、风格及其精神内核
李朝旭
李朝旭老师的授课聚焦于“传统体育”,从传统体育和武术的定义、传统体育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传承人的职责、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申报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文旅融合时代如何发挥非遗作用的思考
张春雷
张春雷老师强调,在新时代非遗应与人文湾区建设相结合,积极汇聚大湾区文化、思想、理念融合的优质资源;在文旅融合方面,要充分发挥广东旅游大省的优势,打造非遗与文旅融合的标杆项目;在乡村振兴方面,建设一批有当地根脉和社区人文基础的非遗特色小镇,给予非遗广阔的用武之地。
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的若干问题
陈忠烈
陈忠烈老师分析了当前非遗申报的形式和要求,指出当前已进入“非遗后申报时代”,即“补阙拾遗”的时期,并结合一些地方非遗挖掘保护的先进做法和非遗申报的成功案例就“非遗申报的苦干问题”进行了讲解。
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建议·思考
何平
何平老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授,对学员们的实际工作有很大启发和指导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若干问题探析
余林
余林主任强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探讨。
现场讨论 / 环节
到场的学员们表示这次课程让他们对珠海市非遗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非常珍惜珠海非遗培训班的每一次学习机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真正带着问题导向进入学习过程,把平时的工作实践和今天的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
培训现场专家与学员积极互动交流
学员们提出非遗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专家耐心解答,给出不少有益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了我市非遗项目申报工作质量,对持续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深入保护、促进非遗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